文/楊詠晴

原本是高學歷的研究所高材生,等在前頭的不再是璀璨的前途。由於由愛不到而生恨,向美麗的學姐潑琉酸。十月間,這則新聞驚懾了台灣人的心靈。

還要發生過多少這樣的事件,印證台灣人最缺乏的心理能力,其實就是經營與維繫的關係力呢?台灣人的關係模式,其實充滿著由傳統走向現代性裡的種種脫序和價值的衝突。從父權/男權/權威型/溝通的無力與匱乏到對關係的價值觀迷失,都一一寫成現代台灣人的關係故事。

我們的關係力裡,究竟欠缺些什麼呢?從「婚姻關係經營」、「成功婚姻」、「人際關係講座」的大量輸入裡,我們應該早就不缺乏這樣的資訊。我們試著歸納許多婚姻專家和學者的意見,從下列幾點來「練」我們的關係力。

一、好好地,有智慧地選擇伴侶。我們由於種種機緣和因素,選擇了現在的伴侶,在一樁良好的關係裡,伴侶的存在,讓我們覺得重要,知道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無可取代的地位。然而,由選擇伴侶引發的悔恨和痛苦,也常常是無可取代的。

過去,我們常會強調有個伴的重要性,但台灣人看多了關係裡的摧折和毀滅性力量後,現在轉而重視選伴學問來了,有些徵信公司開始做婚前交友業務,其實也是這股風潮下的產物。

你一定常會聽人家跟你說,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,一頭昏就想「婚」了。把一個可能做你終生伴侶的人當成朋友那樣來評量,瞭解他們的個性、品德、價值觀、生活習性,他們和別人的觀係等等。

二、瞭解你的伴侶對關係的想法和信念。關於這一點,相當的重要,卻經常被忽視,如果你自己對關係抱持著「終生絕無僅有」的想法,如果你遇到的卻是「貨問三家不吃虧」的劈腿型,痛苦和爭吵將在前頭等著你們。

三、不要把性和愛混為一談,也不要奉子結婚,或以為要為與對方發生關係而負責,這年頭的年輕人,談愛情常常只憑感覺,但關係開頭的性愛歡愉和新鮮感卻不一定和愛畫上等號。

四、瞭解你自己對關係的需求,同時要清楚地表達出來。台灣人對於關係真正感覺常常放在心裡頭,不敢說出來,覺得對方對不起他時,才用玉石俱焚的方式表達出來。然而,關係絕對不是「我猜,我猜猜猜」的遊戲,這種模式最後只會帶來失望和挫折。你不要因為伴侶沒有「猜」中你的心思,就覺得對方不夠「愛」你。

五、關係專家黛安索莉(Diane Sollee)創辦的「聰明婚姻」(Smart Marriages)組織,多年來致力教導人們把伴侶解釋成「團隊」,在團隊裡你們仍是兩個獨特的個體,擁有不一樣的觀點和優勢。因此,你務須認清楚這個關係的本質。

由於差異是存在的,也是應該被容許的,你應該學習如何對差異做回應,也學習如何經營這種差異。但是,我們應該學習的是處理由於差異和不同意所產生的負面感受,僅僅避免衝突,並不等於「處理」。

六、如果你不瞭解,也不喜歡伴侶所做的某件事,詢問、對談和探索,不要悶在心裡猜想對方的動機。當問題出現時,就要學習、探索解決之道。許多關係後來會以大衝突或悲劇收場,通常都是在嫌隙初現時沒有得到妥善地處理,不要用過度保護或防衛心態,讓彼此形同陌路。

七、學習妥協的藝術。現代人的關係模式,很多是遵循傳統關係的模式或價值觀所無法得到的,也不是老一輩的人一句「過去怎麼樣怎麼樣」就可以完美解答的。所以,我們常說,現代人的關係要經營得辛苦一點,也要多擔待一點,創造新的角色過程裡,就需要妥協的藝術。

八、不要在眼前的衝突裡,耗費掉所有的精力和對關係的信心。把眼光放長遠一點,關係也是要長長久久的。常常檢視你們共有的夢想,確定你們仍走在相同的路途上。

九、性是容易的,親密是難的。

十、道歉,道歉,道歉。沒有人不會犯錯的,但在關係裡,我們常常不懂得道歉,各種各樣的道歉方式都可以接受,幽默的,甚至有些嘲諷的意味,主要的是要表現出道歉的意願,也要能讓對方感受到。

當然,關於關係,每個人都各有一套戲碼。我們絕對不敢說,這些原則,已經包含了你的獨特關係型態。但請記住,我們談的是關係力──一個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學會,卻永遠只差臨門一腳的心理能力。這個關係力練習,也可擴大應用在你所有的人際關係裡。
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yo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